教育篇
你和孩子为何越学越笨?**
教给他你真正领会到的价值,不偷不抢,是什么让你活得更好?这就是你一生的精华,早点给孩子,他就少走弯路。不要虚伪,不要曲意迎合主流,这点勇气,你应该有。你是这样的父母,你就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读《弟子规》、二十四孝这些垃圾了。
我认识一位钟点工,就凭自己的敬业勤快,置有多套房产。从不觉得低人一等,对自己很满意。她的孩子不会读书,但她一点也不慌,她教育孩子的观念就是她实践的:只要敬业勤快,你一定活得不比人差。
http://www.lianyue4u.com/2016/04/26/5089/
诱惑的必要与价值**
教育其实和恋爱很像。
好的恋爱,今天说了我爱你,明天还会说,用各种比喻说,用花说,用礼物说,用拥抱说,用撒娇说,还用偶尔小小的争吵强化,同一个主题,有无穷变化。
教育也是如此。你指望和孩子声明一次原则,他从此就理解、遵守并执行。那像只说一次我爱你,就可以得到爱情。最后必然的失败,只能怪自己太偷懒。
原则必须反复和孩子说,用他懂的语言,用他接受的方式,用你的行动,用你的权威,用你的伤心,用你的爱,用你偶尔的绝望,用你又从绝望中恢复的希望,用你的不放弃,用你的成就,用你的人生。
自由不是孩子为所欲为,自由包含遵守约束,比如服从家长的管教;不违反学校的纪律;实现自己许下的诺言,若违反则接受相应处罚。
孩子那么喜欢手机,手机又如此容易控制,其实是这一代教育者的幸运。孩子的手机由父母保管,开机密码由父母设定。完成一天的任务,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玩若干约定时间,任务完成得好,额外奖励时间,任务完成不好,消减若干时间。尝试而不失控,自由又有约束,就都结合起来了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bh6SjmGWcZAjkqjpvPHBg
为何读书越多越穷?**
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用资源换本事。资源包括时间与金钱,其实时间也可以换算成金钱。比如一位母亲为了照顾孩子的教育,辞去工作,她因此少的职场收入就相当于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。任何人花费的时间,都可以按照他的能力换算成一定量的金钱。所以,更精确地说,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用金钱换本事。教育是投资行为。
教育的最大纪律也是:不要亏本。
错误的观念,将产生错误的行为。教育要保本,要盈利,这个观念不建立起来,一个家庭都会被教育搞破产。
这种难题,很多家庭要面对,也无从选择。孩子想多在校园里呆着,如果能到欧美读几年,那更有诱惑力。从孩子的角度看,这自然而然,从小到大,只要想读书,得到的都是鼓励。而且,他没有赚过钱,不知道钱有多难赚,成本意识淡薄。让孩子来主导,他一定挑最贵最美的教育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fotLEPJm_bAT6YfL4TvqQ
金主该有的硬气,得有**
面对这种特殊时期的“不听话”,要克制讲道理的冲动,教育者的行为模式得做相应的调整,这时候要说得少一点。孩子觉得受尊重了,有独立的感觉了,对抗心理反而会下降。
孩子读大学以后,建议父母的行为更被动一些,孩子寻找帮助,要尽力,孩子自己探索世界,要放手。
在生活中,我也劝过一些这样的孩子,我的理由是:你对金主要保持足够的尊重,达到他们的基本要求。非常有用,他们足够理解契约精神了,也厌恶不守信用,那样不酷。
父母资助孩子读大学,双方没签合同,但本质上是契约关系,父母出钱,孩子必须达到一定标准。
不要不好意思谈钱,谈钱有利于讲道理:孩子,我出了你的大学学费,如果挂科,是你不尊重我,我可以拒绝继续付费,以后,请你自己负责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kPiq3XYrDFXNbD9OYyO_A
警惕成为心理学走火入魔的家长**
父母是一家之主,你是产权人,在你的地盘,你是定规矩的人,这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,只不过为了孩子,要把规矩定对,对的规矩,即使严格,孩子也未必反感,两条规矩可以养好健康的饮食习惯:1、在我家,准时定量吃饭,但你可以不吃。2、在我家,没有零食可吃,或者只有健康的零食,比如放一篮苹果,你可以吃,也可以不吃。
我有规矩,但给你说不的权利。我有尊严,你有自由。你可以不吃、少吃,但饿了只能等到下一餐。
定规矩和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,这不矛盾,可以并存。这也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做到的。只是这让一些家长觉得教育是痛苦且漫长的工作,不要这么觉得,而是要接受,教育本来就是痛苦且漫长的工作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n6p68EF-rmgpm_etbukcw
你爱你的孩子?那最好成为他的偶像**
我每每与爸爸谈到当时最最艰难的那2年,我问爸爸是怎么坚持下来的,而且连清扫卫生都不糊弄,爸爸说:‘你那么小,就很懂事,知道看我的脸色说话。我怎么能倒下?当你习惯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,在你眼里就没有什么清扫、工作、照顾家人的等级之分了。’
人在熟悉中,是难以隐藏的,一定只有那些真正让人佩服的品质与能力,才能得到承认。教育表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技能,但其本质就是真诚。
失去真诚,套路再多,对孩子都没什么正面的影响力。你成为你孩子的偶像,成为他的力量来源,让他在熟悉的当下,就有方法与工具,这可能是教育的最大成就吧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1VmZjFaSD-obgh5NAVaOw
今天就和孩子签订一份成长协议
上面那位家长,接受孩子的反要求。有意无意,这迈出了质变的一小步。家长从孩子的要求中,可以发现自己忽视的缺点,那正是威信正在动摇的地方。同时有了被教育、被监督的弱势身份,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,可以体验学习与进步的艰难,不再只是轻松的动动嘴的教育者,和孩子一起学习, 一起成长,积累与交流这种经验就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。而孩子突然有了教育者与监督者的强势身份,就像他小时候扮演老虎,他要表现得像只老虎,当他行使教育者与监督者职责时,他有了原来没有的视角与想法,这有利于他理解教育者。为了保有这份“权力”,他必须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与履约者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tMBnSo8YJKf5N2YEXrxdQ
癌症型人格拖垮家庭
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?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要设立止损线。
穷人的止损线低,供孩子脱了盲,就恨不得孩子工作。
中产阶级,我觉得止损线最多设在本科毕业,一到那个时间点,父母就切断经济供给,想继续读书?那自己挣学费,卖房子供你读书,想都不要想。
这么做的好处是,控制了错误教育的损失,癌症型人格无法持续祸害整个家庭。
无论会不会读书,无论自己的人生要冒什么险,有个前提必须遵守:为自己的行为买单,明知自己错了,却继续让他人买单,太残忍、太卑鄙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S8hUkeO3JUhSSfh3gseag
教育与成长,最怕“知道答案却没有耐心与细节”**
所有改变都是如此,先追求容易做,成本低,但有效果的行动,行动带来正面反馈,又会引发更多行动,最后到达不可思议的高度。
教育孩子,自己成长,都要着眼于小行动,小改变,先把现有事件重新组合一下,小步紧走,不求一步到位,有效果就要开心,杜绝完美主义,这样很容易找到改善的空间,每天也充满小乐趣,成长更有意思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5XVVChg3Oh0SYl37F4yBw
如何放过孩子?这显示你的理智程度
写在基因里的驱逐令,最终还是要执行的。违抗者,孩子一生啃老,无论是基因、财富,还是文化影响力,整个家庭的能量自然衰竭。 如果你的家庭有个竞争者,他最喜欢看到你们两代人之间纠缠不清,父母没决心,孩子没意志,抱团沉没。 父母三观再正,能力再大,决断的狠心没有,完成不了驱逐,那从观念到财富就无法传承。父母有自己的情感生活,以自己的生活为第一位, 对成年孩子,保持距离,不介入,不索取,不依赖,看似冷漠,实际上才是真的放手,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命运,这才是对他最大的信任。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iouro-q-4Qip66Ve11zxA
教育嘛,适当得罪是难免的
他自然而然地遵守公序良俗,有诚信,有自律,不欺骗,干净温和,不怕吃苦,善于合作。这些品质短期来看,平淡无奇, 尤其在他是孩子之时,其重要性将被聪明掩盖,但拉长至一生,它们才是核心竞争力。 父母是家里定规矩的人,定规矩的人不敢定规矩,那是失职,孩子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你说了算。或许,不可能每条规矩都那么合理, 甚至还有错的规矩,人毕竟是有限的,将来孩子可能有抱怨,但这也是教育的成本,免不了的,错了就道歉,改正即可。 教育有约束,有纪律,会有一点点得罪孩子,你不当这个“坏人”,谁也代替不了你。放心,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,爱伪装不了,爱感受得到。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JNM4CZ608cQIxaWKWiVEw
不强求是美德,更是好方法
人在建立行为规范时,都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强制,我觉得这是难免的。至少教育者(比如父母)有权利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惩罚权:你没完成我的要求,我纵使没有打你的权利,但我有不作为的权利,比如不给你做饭,以达到惩罚的目的。没有借助一定程度的惩罚,教育的目的达不到。 但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增长,强制手段一定会退出,最后达到自愿成长的境界,那样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。一个人失去外界强制力量就垮掉,那拿了多少文凭,教育也没有完成。 所谓的自我管理,就是自我强制:我要求我自己做我本性不愿意做的事。到了这个程度,多数事做得成了。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b0N7FSE27YHhOCIaLmNSA
孩子,要这样爱
你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,你和你丈夫(妻子)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。为了孩子牺牲自己,损害健康,放弃事业,荒废性生活,这不是高尚,不是爱, 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,你本来就没有事业,谈不上放弃,你们本来就不相爱,所以眼里只有孩子。 真那么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,那就给他独立、给他自由,让他掌控自己的命运,除此以外,你保持健康,给他多留点财产,都是最实在的爱。 http://www.lianyue4u.com/2015/06/01/5580/
孩子必须在父母身边长大
当精子与卵子接触的时候,这个将来的生命体,他的多数程序已经设定了,何时开始秃头、何时出现某类遗传病症,等等,个人的命运在上亿个精子的赛跑接线那一瞬间,已有大概。 从这个观点来看,父母的作用不大,好像不必太内疚。 当然,我认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默认孩子必须与父母一起生长。在某一个阶段,孩子只依赖父母,有些温度与安全感,是父母才有的天然属性。 孩子必须在父母身边长大,可惜新一代父母对这条常识仍存疑问,想到那些孩子的寂寞,忽然觉得他们像我的弟弟妹妹。** http://www.lianyue4u.com/2015/05/10/5608/
“装逼”的好处
人是观念的产物,得到正确的观念相对容易,把它变成行动,有点难。言行有些分裂,或有点“装逼”,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,很正常,也是成长的一部分。 如果因为这点斥责孩子,甚至指控为“撒谎”,那就把沟通之门关闭了。 孩子愿意跟你说,就陪他们说。计划有些拖延,别急着发火,想想你自己是怎么实行计划的,不也经常跳票吗?** http://www.lianyue4u.com/2015/06/12/5552/
不管教的好管教
自己出息,自己认真对待一本书,专心完成一件事,这其中的价值、经验与方法,那才是最硬核的管教。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2HYok93Ufa-eorw7DJA7w
要为孩子教育拼命吗?
接受自己(或孩子)平庸,这是重要的心理建设。你会拼,但结局不如意,你也可以接受。 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执念,源于不接受自己的平庸,他们要靠孩子逆袭,我的孩子成功了,就证明我不平庸。 想要一个成功的孩子,最好自己先成功,这样孩子才有模板可学。 如果自己不成功,那就不要苛求孩子,允许他不成功。 这种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,无论贫富,无论成功与否,都做得到。这么想的父母,已经意识到了,有了孩子,我也还得有自己的人生,我想从这生活中得到的,我自己去拼。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53Th2cfaP5jWq5F2_GiIXQ